一卷底片,因為忙碌,拖延至二月底才沖洗出來,然後,我重溫了香江風情,就在老相機的鏡頭下。
封面圖片:中環巷弄內的菜市場,傳統市集中的異國臉孔,說明香港多種文化交融的特色。市集中有些蔬菜品種平日在台灣見不著,我們好奇問了幫忙販售的小朋友,她用廣東話和我們雞同鴨講一番,最後,終究還是得不到答案。
這次香港行,除了panasonic lx3 之外,就是帶著老相機出國,本想要好好拍個兩捲,卻因為龜毛個性使然,最後竟然一卷都沒拍完。
香港機場
拖著行李準備搭車去,上列兩張均為模糊狀,實在是步調太匆忙,連停下來定格的時間都沒有。
準備前往中文大學時,等候列車進站,時值黃昏,天氣溫煦,不濕不熱,煞是舒爽。
中文大學內的崇基學院
中文大學湖畔景致,雖為冬末,倒有幾分秋意。
清早,從帝都酒店走向new town plaza的途中,看到一群香港老爺爺和奶奶,正聚精會神地看報紙。
黃大仙廟前迎風招搖的旋轉風車,金紅交錯,亮光閃閃,充滿著喜氣。
離開人潮擁擠的黃大仙廟,轉往中環,出了站口,看到這報攤。
在充滿藝術感的歌賦街,反覆拿著相機取景與對焦,最終,竟然只拍了一張。
歌賦街尾就能順著孫中山史蹟徑而上,右邊是高樓聳立,左邊卻是懷舊石垣。我喜歡處在這樣帶點衝突和趣味的交界點。
中午時分,吃了蓮香樓的馬拉糕和燒肉飯,陽光輕輕柔柔撒在花圃上。
在半山手扶梯轉角處,眺望濃厚的維多利亞建築物。中環一帶有許多值得欣賞的建築物,真的讓我愛到不行。
此時,準備離開中環了,順梯而下。滿滿細細碎碎的階梯,成了我對中環的回憶。
傍晚時分的歷史文物館。
中港城的夕照帶點曝光的殘缺美
賽馬會小學代表logo
賽馬會小學教室一角
寧靜的賽馬會小學就位於教育學院內
建築之美就在每個觀景窗內
經過教育學院圖書館外,突然發現這光影美極了!
香港的山其實和台灣大不相同,之所以拍這張是因為「有點兒像花蓮」。
大埔舊墟公立學校的洗手台
準備離開香港了,外頭的夕陽對比大廳的明亮寬闊,帶有一種說不出的味道。
【番外篇】因為一卷沒拍完,只好帶回台灣繼續拍
嘉義耐斯廣場前的雕像
高雄旗津
生日這天,老闆請了一頓海鮮大餐,飯後往那片藍而去。
藍與白的海洋風情,濃烈地叫人不忍移目
一旁尋常房舍
我拍得高興,恰巧將老闆和學姐涉入鏡頭內。
離去前,到港口邊晃一圈,魚販正在販售各式新鮮海鮮,哇!真捨不得這樣悠閒的氛圍。
【老相機……】
小黑來自那個家族?
就是Toshiba!
黑色樸實的外表,是25年不變的堅持,就連相機套也保存完好,只是,細看之下,那鐵釦環生鏽了,狹小細縫帶著些灰塵,就連鏡頭也不再明亮,我珍惜這樣的歲月痕跡,唯一妝扮的就是點綴一串珠藍。